组长终于结束了和一位老同学的微信热聊,放下了手机。
他端起桌上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吹漂浮在水面上的几粒枸杞,惬意地喝了一口。
他放下杯子,脑子里模模糊糊地闪过一个念头。
刚刚......是不是有谁过来跟自己说过话?
是谁来着?
他皱着眉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于是他扭头问了问旁边工位上一个正在埋头画图的年轻员工:“小王,刚刚是不是有人来找过我?”
小王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哦,是孙宇,组长。他说有份文件发您邮箱了。”
“哦,对对对,孙宇。”组长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
他点开邮箱,果然在收件箱里看到了一封来自孙宇的未读邮件。
他点开邮件,看到附件的PDF文件名,眉毛不自觉地挑了一下。
《关于空间曲面网壳结构线性屈曲分析的新算法方案》。
哦,原来是这个事儿啊。
他心里有点想笑。
这个项目是所里一个老大难问题,上周五开会时,几个老油条又开始踢皮球,他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干脆就丢给了孙宇。
他当然不指望孙宇这个刚入职的双非研究生能搞出什么名堂。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给这个新人一点压力,让他别整天摸鱼,多学点东西,感受一下社会的毒打。
组长原本的计划是,等今天下班前,找孙宇聊聊,看看他自己这两天都学了些什么,碰了哪些壁,然后再拿着这个“年轻人积极肯干但能力不足”的现状,去找老总汇报。
借着老总的威严,逼那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滑头出山,成立个攻关小组,顺便把孙宇也塞进去打打杂、学习学习。
这套流程,他在单位里玩得炉火纯青。
他一边想着,一边随手下载了那个PDF文件,双击打开。
文档的排版很清爽,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组长不以为意地滚动着鼠标滚轮,目光在屏幕上一扫而过。
嗯,摘要写得还行,问题背景描述得也挺清晰……
可看着看着,他滚轮的速度越来越慢,眉头也渐渐拧了起来。
不对劲。
这个新算法方案,整体的逻辑框架和里面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然极其复杂,他这个半吊子水平不可能完全看懂,但仗着多年的工程经验,大概的脉络和思路,他还是能理清的。
但这这复杂度和知识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应届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水平了吧?
组长自己也算是985理工科毕业的,还在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快十年。
他绝不相信网上那些“中专生里也能出国家级数学天才”的离谱段子。
孙宇这个双非本科研究生该是个什么水平,他心里大致有数。
这两个月在项目组里,孙宇的表现也一直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有点木讷。
而且,这个烫手山芋是自己上周五快下班时才扔给他的吧?
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周末加一个周一。
现在就能拿出一份逻辑如此严谨、推导如此详尽的方案?
组长敢打赌,就算把院里那几个经验最丰富、头发掉得最快的老工程师凑到一块儿,关在会议室里,没日没夜地干,设计这么一套全新的算法,也得花上个把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