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看了一眼坐在这个高僧身边的两人美婢,眉头紧锁。
他对倭国岛上这种当和尚还要入尘俗的常态,实在是……
“大明来的高僧,本主持问你话呢,你为什么不回答,难道你是一个哑巴吗?”
面对此人的挑衅,姚广孝面无表情的开口。
“贫僧最精通的,其实是兵法。”
站在姚广孝身边的护卫长,闻言抿了抿嘴。
其实在他看来,道衍法师最精通的,应该是其他法门。
而此话一出,刚才还准备辩经的那个本地高僧,面露错愕之色。
兵法?
大明的僧人还要学习兵法?
这难道是儒学典籍里新增的必学课业吗?
别说兵法了,就连儒家经义都没看过几本的本地高僧,眼神一下子变得心虚无比。
佐佐木一见状,对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更是深信不疑。
本地的这些高僧,靠着贵族的供奉,忽悠着当地普通百姓添香油钱,实则没有什么学识,全是一群酒囊饭袋的事,佐佐木一作为石见国的国主,自然知晓其中的内情。
但佐佐木一没打算治理此事。
毕竟,他还要靠着当地的这些高僧,给那些穷苦的百姓,灌输今世吃苦受累,来世才能托生成贵族的信念,好控制整个国家。
但随着越来越多倭国人出海,前往大明,劫掠回了不少大明百姓,其中还有一些有学识的汉人,增强了周围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佐佐木一便想着,派人参加船队的时候,专门去打听一下,哪里有大明僧人,劫掠几个过来,融合一下中原王朝那边最新的佛法讲解。
“我能遇到道衍法师,实在是三生有幸!”
佐佐木一这话可不是客套话,而是石见国近期远航前往大明的船只,出去数月,一艘也没有回来。
反倒是隐岐岛和旁边的出云国,莫名其妙就开始流行起了大洋彼岸,大明王朝最新的佛法注释,搞得石见国内信奉此道的百姓们,人心惶惶的。
幸好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在他探听不到外界消息时,道衍法师的船被风吹偏了,原本要去出云国,结果跑到了石见国,这才给了他捡漏的机会。
“贫僧能够得国主看重,此乃天道使然。”
姚广孝当然不会告诉佐佐木一,隐岐岛和出云国的佛法道义,是他散播出去的。
更不会告诉佐佐木一,他其实早已成为了出云国国主楯缝太郎的座上宾,此次前来,是带着出云国国主的使命,来探听佐佐木家族未来的战事行动的。
除了姚广孝带的自己人以外,他身边还有两个出云国来的细作。
姚广孝要做的,就是让出云国的国主,知道佐佐木一,不会眼睁睁看着出云国拿下处于混乱里的隐岐岛。
姚广孝正想着,如何将话题引到这上面去,刚才吃瘪的那位高僧,可能是想到,自己仅凭只字片语就被吓得怯战,太丢人现眼,于是再次梗着脖子出声。
“道衍法师,既然你说你最精通的是兵法,那本住持便问问你,如果我们北边有个邻居,要和西边的邻居打架,他们一旦打起来,极容易涉及到我们,我们是否要阻止他们的征战?”
跪坐在姚广孝身边的两个出云国细作,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多管闲事的高僧,心中不忿。
光提两国是邻居,丝毫不提两国之间总是打仗,互有输赢的血仇是吧?
再说了。
那隐岐岛与他们出云国距离最近,任由它混乱下去而不掌握在手里,难道等隐岐岛换了新岛主,发展壮大起来,与石见国联手打出云吗?
“贫僧认为,邻居打架想要不受涉及,还是作壁上观为好。”
姚广孝的话让楯缝派来的两个细作,颇为受用的直点头。
结果当地高僧,闻言便堂而皇之地发出一声嗤笑。
“作壁上观?法师难道没有慈悲之心吗?”
“这位住持的慈悲之心,是建立在石见国百姓为此要付出惨痛代价,石见国将士死伤惨重的前提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