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见,峰牌的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是良心,还是脏水。”
“这是一场豪赌。”李子明看着所有人,“王建国想用媒体毁了我们,我们就用最公开,最透明的方式,把这次危机变成一次最大规模的品牌宣传。他打他的舆论战,我们打我们的人心战。”
赵大刚看着李子明,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他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这招高!让他们亲眼看了,比我们说一百句都管用!到时候,看谁还敢说三道四!”
“现在,都动起来。”李子明下达了命令,“我要在三天之内,让第一批参观团坐上开往海城的大巴。”
赵大刚拿着话筒,脚在桌子底下抖个不停。“老周,我赵大刚拿人格担保,那些报纸上写的都是狗屎!你要是不信,我给你出路费,你亲自来我们海城厂里看!”电话那头的批发商老周还在犹豫:“大刚啊,不是不信你,现在风声太紧,我这小本买卖,经不起折腾。”
“所以才让你来看啊!车接车送,管吃管住,看完你要是觉得我们的货有问题,回来就把我摊子砸了,我屁都不放一个!”赵大刚吼道,“你要是觉得货没问题,以后省城就跟我干,怎么样!”
另一边,李悦则在跟大学城的学生会干部打电话,她的方式温和许多。“同学你好,我们不是要辩解什么,只是想提供一个亲眼见证事实的机会。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亲眼所见。我们诚挚邀请你们组织学生代表,来我们工厂参观,所有的费用都由我们承担。”
安排下去的任务,执行起来远比想象的困难。经销商们个个都是人精,害怕这是峰牌的什么圈套,更怕得罪山海汽水厂。学生们则是一腔热血,但对商家的邀请天然抱着警惕。整整一天,赵大刚磨破了嘴皮子,也只说动了七八个小经销商。李悦那边情况好点,大学里总有愿意探求真相的年轻人,凑了大概三十多个学生代表。
“人太少了,老李。”晚上,赵大刚在招待所里汇报情况,“就这么点人,去了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李子明把手里的报名表放下。“不少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火种。只要他们回来说一句真话,就比我们登十篇澄清广告都有用。”
与此同时,山海汽水厂的厂长办公室里,王建国把一份报告摔在桌上。“工厂开放日?免费去海城?李子明这小子是疯了吗!”
办公室主任在一旁小声说:“厂长,我打听了,他们租了十辆大巴车,看样子是真要搞。我们收买的那几家小报,今天都接到他们的电话了,邀请他们派记者跟着去。”
“记者?”王建国站了起来,“他想让记者去给他唱赞歌?做梦!”
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省城晚报》社长的号码。“老胡,我王建国。听说你们要去参加峰牌的那个什么活动?”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油滑的腔调:“王厂长,这不就是个新闻嘛,我们记者去看看也正常。”
“正常个屁!”王建国压着火,“我上个月给你们报社的赞助费,你是忘了?我告诉你,谁去,谁就是跟我王建国过不去。你们报纸以后还想不想要山海的广告了?”
同样的电话,他打了七八个。那些收了他钱的小报社,都满口答应绝不派人去。
最后,他拨通了省城日报社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总编。“王厂长,有事吗?”
“刘总编,我听说你们报社的刘健记者,准备去海城?”
“是有这个事。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企业面对危机,如何用开放透明的态度应对。”刘总编的口吻不卑不亢。
“我希望你们能从‘大局’出发,不要去。一个外地小厂,不值得你们这么兴师动众。”王建国的口吻里带着命令。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王厂长,我们省城日报是党报,有我们的新闻原则。采访谁,不采访谁,我们自己会判断。不好意思,我还有个会。”电话被直接挂断了。
王建国拿着听筒,半天没动。
三天后,省城客运总站的广场上,十辆崭新的大巴车排成一列。车头挂着红色的横幅:热烈欢迎省城各界朋友莅临峰牌汽水厂参观指导。
赵大刚、李悦和马猴几个人在车门口忙着核对名单,分发矿泉水和面包。来的经销商比预想的多了一些,有三十多位。显然,赵大刚那番“砸摊子”的狠话起了作用,不少人抱着“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心态来了。学生代表来了五十多人,剩下的大部分是看到传单后自己报名的普通市民,凑了将近五百人。
省城日报的刘健记者带着一个摄影师,也在人群中。
李子明站在第一辆车的车门前,手里没有稿子,也没有话筒。“各位朋友,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愿意给我们峰牌一个机会,也给你们自己一个看到真相的机会。我不多说,三个小时后,峰牌的工厂会向大家展示它最真实的一面。好与坏,干净还是肮脏,请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嘴巴去尝。出发!”
车队缓缓驶出车站。经销商老周坐在窗边,看着外面,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他旁边一个年轻人,是大学城的学生,开口问他:“老板,您也觉得峰牌有问题?”
老周叹了口气:“卖了几个月,货是好货。就是不知道那报纸上说的是真是假。这年头,眼见为实。”
三个小时后,车队抵达海城峰牌汽水厂。迎接他们的是技术厂长张援朝,他穿着一身干净的白大褂。
“欢迎大家。我是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张援朝。我们的参观,现在开始。”张援朝没有多余的客套话,直接带领人群走向生产车间。
隔着巨大的玻璃窗,所有人都看清了里面的景象。地面光洁,没有一丝水渍。穿着统一蓝色工服的工人们,戴着帽子和口罩,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一排排崭新的不锈钢罐体,在灯光下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