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傅,工人们的情绪怎么样?”李子明问。
“都盼着呢。大伙儿都领到了这个月的工资,一分没少。现在都在接受援朝总监的培训,学习看那些新的设备图纸。就是……就是有点看不懂。”马师傅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张援朝开口说道:“看不懂是正常的。那些都是全新的技术,我会安排海城总厂的几个技术骨干过来,手把手地教。马师傅,你挑几个脑子活络、肯钻研的老师傅,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跟着我一起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
“好嘞!我马上去办!”马师傅兴奋地转身走了。
赵大刚凑到李子明身边。
“你真要把省城分厂建成一个比总厂还厉害的生产基地?”
“不是基地,是核心。”李子明说,“海城的地理位置有局限,辐射范围有限。省城不同,这里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生产,我们的汽水一天之内就能铺到全省任何一个县城。”
半个月后,一辆辆印着外文的集装箱卡车,在厂区门口排起了长队。
在张援朝的指挥下,巨大的木箱被小心翼翼地吊装进车间。箱子打开,里面是用厚实泡沫固定的银白色金属部件,每一个都闪烁着工业制造的精密光泽。
安装工作随即展开。
海城总厂调来的技术骨干,和马师傅带领的本地老师傅们,组成了联合团队。张援朝穿着工装,亲自拿着图纸,在现场一个一个节点地确认。
“这个法兰接口的尺寸不对!”
安装进行到第三天,一个突发问题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一套核心的德国混合机,无法与国产的管道系统完美对接。
“差了三毫米。”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满头大汗,“图纸上就是这么标的,应该是德国那边的标准和我们不一样。”
“要不,我们找车床加工一个转换接头?”马师傅提议。
“不行。”张援朝立刻否决了,“任何非原厂的改动,都会在高速运转中产生无法预料的金属疲劳,这是安全隐患。而且,会影响原浆混合的精度。”
所有人都看着他,不知道怎么办。车间里的气氛凝固了。这条生产线是核心中的核心,它停一天,整个项目就停一天。
张援朝在机器旁走了两圈,然后拿起电话,直接拨到了德国。
他用一口流利的德语,和对方的工程师开始沟通。他详细描述了接口的型号、现场的管道参数,甚至讨论起了不同金属材料的延展系数。
周围的人,包括从海城来的技术员,都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只知道张援朝技术好,却不知道他还有这种本事。
半个小时后,张援朝挂了电话。
“问题解决了。对方承认是他们的出口部门搞错了配置。新的原厂配件已经从法兰克福仓库发出,后天就能空运到。”
他环视一圈,对所有人说:“这两天我们也不能闲着。把所有的电路和水路再检查一遍,我要确保万无一失。”
马师傅看着张援朝的背影,对身边的徒弟说:“看到了吗?这就叫技术。服不服?”
那个年轻徒弟用力点头。
又过了一个星期,在无数次的调试和校准后,全新的生产线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