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四合,半空的硝烟和低垂的灰白云影混杂一处,将地面军卒闪着幽光的甲胄映得斑驳昏黑。
屋内,刘涣正在翻阅案卷,忽而听到帐外猛然传来一阵军卒来往的踩踏声,紧接着便是一片马匹的嘶鸣之声。
“你们快去为銮驾套上马匹,动作快点!”
赵绥紧张的声音在屋外响起,下一秒,便见他脚步匆匆,不等禀报便开门而入。
门开的刹那,此起彼伏的火光映入刘涣眼中,却见几个宫人背着行囊,匆匆忙忙的来回奔走,而不远处,营中的军卒已经开始集结部队,似乎是准备迎敌。
赵绥反手又将门关上,接着快步走至左侧,从木柜中翻出一些厚实衣物以及一件上好的絮衣(汉朝一种用丝,麻原料做面料加絮里的甲衣)
“絮衣穿在外面。”
眼见赵绥熟练的为自己套上絮衣和一些其他的厚实衣袍,动作迅速,再结合方才他透过门开刹那看到的画面,刘涣瞬间猜想到。
恐怕是李,郭二人率军夜袭营寨。
“营外马蹄声四起,很有可能是叛军夜袭营寨。”
赵绥果然这般说着,他在为刘涣换上那件絮衣后,又在最外一层披了一件天子衣袍。
虽是逃难,但天子排面不能丢,人心本就涣散,若是再见天子狼狈出逃,更会击垮本就摇摇欲坠的军心。
“董将军已经组织军队准备迎敌,又派了轻骑出寨试探虚实,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銮驾,如果真的是李傕,郭汜二人率军夜袭,则会由董将军在后抵御,我等先行起驾。”
起驾?
刘涣眉心跳了跳。
恐怕说成逃难都不为过。
赵绥跟随东迁以来,诸如今晚这类的突发事故已经经历了不下十次,最慌的时候甚至连袍冠都顾不上,只穿了一件里衣便慌忙拥帝逃难,次数一多,甚至还找出了些许紧急应对之法来。
时值寒冬,夜里又冷,这次“起驾”好歹有时间穿上厚实的衣物,比起前几次来说,还算好一些。
“不必怕,有董承断后,我等只需先行。”
念及刘涣第一次经历眼下这种场景,赵绥怕刘涣被吓住,便想要言语宽慰几句。
“另外兴义将军杨奉已经去秘召白波军前来救驾,算算时日,也该到了,你………”
赵绥话还未说完,却见刘涣忽而一震,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忙转身,从左侧拿了一个木箱,匆忙将桌案上摆放的案卷尽数装入其中。
当年萧何入咸阳,其他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的仓库,去瓜分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先将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因先前弘农之战王师大败,已经导致一部分图书文献以及皇室诏令落入李傕,郭汜手中,眼下如果敌军真的夜半偷袭,这些官员升迁记录绝不能再落入敌军手中。
更何况。
他还没背完啊!
赵绥见刘涣动作迅速的收拾着摆在桌上的案卷,先愣了片刻,而后很快反应了过来,忙上前走近,帮着刘涣一起收拾案卷。
“报!”
二人正收拾案卷之时,忽听屋外传来一声禀报声。
刘涣动作一顿,眼神示意左侧的赵绥,后者会意,轻咳一声后向前打开了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