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涣仔细斟酌了这句话,点了点头,却未如杨奉所期待的那般商议离间之事,反而道:“既如此,那将军便继续督工促程,舟楫务求坚牢,另外,河口两岸高十多丈,若只是从岸侧匍匐而下,速度太慢,当择细绢与缰绳以备用,则既安且速。”
“是。”
杨奉先行应下,末了,又面露犹豫,问道:“臣有一事,斗胆请问陛下。”
“将军但言无妨。”刘涣摆了手,示意其随意。
“陛下先前曾言对李傕,郭汜需使离间计,臣窃以为此策甚妙,当速召诸位大臣一同商议,定下一个万全之策。”
杨奉言语顿住,点到为止。
原以为主动提出,此事应该会顺利解决,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陛下对此事似乎并不着急,反而一副气定神闲,运筹帷幄的模样。
“此事朕自有决算,将军不必忧心。”
陛下自有打算?
杨奉听罢,有些不可置信,想天子久居深宫,自践位以来一直被权臣裹挟着向前,从来没有自己的主意,怎么这几日的表现却与之前截然不同,不仅力主渡河,还要亲自谋算离间李傕,郭汜之事。
只是………
杨奉略微狐疑的看向天子。
就以陛下的政治谋略,能明白什么是离间计吗?
杨奉很忧心,但见天子都这般说了,也只得作罢。
毕竟离间计需要一个很好的引子,或物,或人,不然无法让敌方信服。
目前他尚未寻得好引子,贸然行事胜算不大,与其在这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倒不如多想想办法,看如何尽快渡河。
………
古代计策分阴分阳,离间计属于前者,即通过制造假象或利用敌方内部矛盾,使其产生猜忌、引发内讧的军事谋略,此计是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谋略手段,如果用的好,效果堪比百万大军,可以极低的成本赚得最大的益处。
但倘若用的不好,反而会让对方察觉,可能会因此加深敌方的团结。
刘涣主张先一步渡河,此举虽能在短暂时间挣得一些时间,但仍然存在风险,李傕,郭汜追兵在后穷追不舍,为了甩掉身后这个大包袱,离间计自然是要用的。
只是作为一个“阴谋”,此计不能大张旗鼓,不能兴师动众,知晓的人越少,保密性便越强,成功的几率便越大。
至于杨奉方才所言的,要将诸位大臣召集一处共商此事,则更是糊涂话。
如若按照此人所言召集众臣商议此事,即便商议出了结果,也很有可能会泄露出去,到时便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会让李傕,郭汜二人的结合更加稳固。
这般想着,刘涣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此时屋门微开,赵绥从外侧张望了一瞬,而后方才走了进来,掩住屋门。
还不等赵绥询问杨奉方才在时都说了些什么,刘涣便先一步开口。
“敢问先生,车囊之中可还有干净的衣袍?”
衣袍?赵绥闻言,先将刘涣上下看了一眼,而后才答:“有,不过咱家看你衣袍尚新,何故另要两件。”
“自是有些用处。”
刘涣半靠在泥糊的的墙壁,喝了一口碗里的温水,嘱咐道:“劳烦先生给我拿三件素袍,最好去其繁缛,存其精工,但要看得出做工精细,出自宫廷纺织之手。”
赵绥听罢,眉头一皱,实在猜不透刘涣想要做什么。
不过眼下这位新汉帝主意是越来越多了,他又不好多问,只得口头应下,转身去内间,按照刘涣的要求寻了三件做工精细的素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