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玩兰陵王和钟馗的阳光大男孩们,自然非常了解这些英雄的优点和缺点。
钟馗的二技能没有甩出去之前,谁敢近前?就算对方有霸体跟净化,恐怕心里也得打鼓。
但如果钩子甩出去了,不管中没中,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兰陵王同样如此,威胁最大的时候,是只看到头顶的感叹号在闪,而他还没有出手的时候。
失去隐身的兰陵王,就连小乔大王都敢凑上去扇两扇子。
君子重则威,只要我不出手,就没有人知道我的底细深浅。比我强的会因为谨慎小心从而束手束脚,比我弱的只会更加胆怯、更好拿捏。
而一旦出手,则务求一击必杀!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神秘感和足够威慑力,像一团挥之不去的乌云压在众人心头。
——
明时坊是汴京老城区南城根下的一个普通民坊,这里的住户大多是从全国其他地方来到帝都寻梦的理想主义者,属于老破小。原来的住户都已经搬到新建的外城区去了,旧房子或卖或租。
街道上行人不多,三三两两,稀稀拉拉。
相比与汴京城里的其他繁华坊市,这里反而有些清冷和萧索,因为此时正是上午九十点,住户们大都出门去大户人家里干活、或者去作坊店铺里上工去了。
凌晨双手抱胸,肩膀靠在巷子口的砖墙上,嘴里叼着一根从脚下随手揪来的草芽,目不转睛的望着街道斜对面那家名为“云间来客”的杂货铺,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疑惑。
现在的大郑如日中天,百姓们生活安稳、日子也有盼头,忙的要死谁有空跟着造反?杯酒释兵权后,文训本人更是威加四海、君临天下,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
什么人吃饱了撑的,作这个妖?
平定晋阳、河北、蜀地、荆南岭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和各地高门望族的政治妥协也已经达成,大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言不合就举起刀要砍死对方,而是坐在朝堂衙门里商量着来。
江南势力吗?
沈、周、钱、朱、顾、王、陆、童这些江南大姓,在南方本地和汴京朝中都分配到了与他们影响力相匹配的份额和席位,再说这家店是从大郑建国之初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开门营业的,购进那些可能违禁的货物更是少量多次,由来已久。
时间对不上,逻辑也不合理。
皇位吗……
文初被软禁在赵王府已经有些年头了,而其他庶出的儿子们被文训安排到大宗正司挂名,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争储的能力和机会,用皇家的巨额收入养着他们,U盘备份。
整个大郑的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对当今太子十分满意,刚建国就将他的继承权定了下来,后来更是直接退居幕后,让他接手实习,熟悉董事长的工作日常。
最重要的是,文若可不是什么坐享其成的官二代,在大郑建立的过程中、在文家问鼎天下的这些年,太子殿下可是一直深度参与其中,冲锋在前的。
汝南起事、进军南阳、镇守汴京、关中易帜,在这些至关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中,他一直都是组织者和参与人之一,有时候甚至是主要负责人和直接指挥官。
让那几个从小被他带大、不允许结交权贵朝臣的庶出皇子跟他争储吗?
别开玩笑了~
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文若要是存了让亲爹做太上皇的心思,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谁都说不好。
真要有那么一天,恐怕连百官之首杜宣都不敢轻易下注。
别忘了,他娶的可是关中韩家的嫡长女!
西部行营、西南行营、乃至西域都护府的大多数高级将领,可都是韩意、韩登姐弟俩的家臣仆人。
更何况,文若在江淮士族和军中也有着深厚的根基,在北方行营和殿前司中央禁军里,有不少中高级将领都是他的老部下。
中原士族就更不用说了,他亲自参加过京城步军都指挥使刘青山、镇国夫人刘青柠父亲的祭礼;为长安驸马冯俊的父亲、已故魏王冯延抬过棺,与右卫大将军、四大上护军之一的邵之祁在南阳、襄阳一起讨伐过宋舒。
最重要的是,他跟中原士族的无冕之王、临颖郡公凌晨关系匪浅,曾经食同桌、寝同席,还有过过命的交情。
皇帝陛下代表着过去和现在,而太子殿下风华正茂,代表着大郑王朝的未来。
换作任何人来,都会选择未来。
即使不做假设、放眼当下,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皇后和唯一有可能造成那么一丝丝威胁的二皇子都被幽禁圈足,外戚周家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又一直和谐融洽,父子同心创下这偌大的家业,皇孙正在茁壮成长,东宫之位稳的不能再稳了。
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后,凌晨挠了挠头,百思不得其姐。
妈的……那还有谁啊?
就在这时,感觉到脚下传来动静,凌晨低头看去,一条黄狗仿佛没有看到他一般,走到他身边,对着巷子口墙角抬起后退,“簌簌”的呲了一泡尿,标记了一处地点。
凌晨愣住了,连忙擦了擦自己的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看了看被它呲了尿的墙角杂草,一把将嘴里叼着的草芽取下来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