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喝完茶盏中最后一口苦茶,站起身来,陪咱走一走!
是!
李景隆起身,跟在朱元璋左右。
闹市之中车水马龙,行人各色。
有人悠闲有人忙碌,有人衣着光鲜,有人穷困寒酸。
各色人各色景,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画卷。
俩人就这么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正阳门附近。
大明的都城分宫城,皇城,京城,外郭。
正阳门正是京城和外郭的分界点。
正是五月好风光,而正阳门内外却烟尘滚滚。
数不尽多少民夫打着赤膊,在城墙上下辛苦劳作。
阳光之下,民夫身上的汗珠清晰可见。
而且随着民夫的动作,汗珠不断的从他们身上滚落......那画面就像是犁耙耕过农田,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京城已经修了十多年了,可还是没修完。
朱元璋站在忙碌的正阳门下,抬头看着正在修建中的城门,低声道,知道为什么吗?
李景隆垂手在后,他不知今日为何老爷子会突然来找他,为为何又把他带到这。
所以斟酌再三,开口道,孩儿想,是不是因为国库没钱!
何止没钱....朱元璋咧嘴一笑,简直就是穷困潦倒!
说着,又顿了顿,你可知咱大明为啥没钱?
因为您从前朝蒙元手里接过来的,是个烂摊子!
李景隆也抬头看了一眼正在施工当中,但已显露出巍峨模样的城楼,蒙元末年天下处处饥荒,处处战乱,各省几乎是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我中国,已成废墟!
现如今虽说我大明一统江山,但外敌仍在,须养百万强兵以保中原!
一面要养兵,一面还要宽待百姓轻徭薄赋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减免各省的赋税。
如此一来,国库那点收益就入不敷出!
说的好!
朱元璋赞许的点点头,你这个年纪能有份见识,委实难得!
李景隆忙躬身,孩儿不敢当老爷子如此夸奖!
谦虚是好事,但年轻人太谦虚,就假了!
朱元璋笑了笑,而后忽又叹气,你都有这份见识,朝中的文武百官能没有吗?
说着,摇摇头,今日咱看了你的奏章,心有所感!
谁都知道,咱大明如今百废待兴,还远远不是享乐的时候!
可你看看这朝中的文武大臣,一个个的全是眼里只有金子银子官帽子!
李景隆看了一眼,朱元璋身上很是陈旧的灰布袍子,上前搀扶着他的手臂,老爷子,这边日头大,我搀着您去阴凉地方歇着!
不用你搀,咱还没七老八十!
朱元璋甩开李景隆的手臂,走到林荫之间,就在几块摞起来的城砖上坐下,又道,大明开国才多少年呀,功臣勋贵就开始纵情享乐奢靡无度....呵!
甚至私下里,侵占田地矿山,搜刮民财!
二丫头你说,他们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李景隆沉思片刻,笑道,孩儿觉得,这天下是您的天下,不是他们的天下,所以他们用不着像您这样把天下当成自已的家一般经营!
闻言,朱元璋一怔。
半晌才微微点头,笑道,嗯,是这个理儿!
说着,又看看李景隆,你父亲在的时候,总是劝咱要宽待功臣百官,不要动不动就杀人。
为这事,我们爷俩没少拌嘴!
你说,你爹说的对不对?
呃....李景隆微微沉吟,在孩儿看来,父亲说的其实也是对的,他是希望您老人家别杀那么多人....说着,他看了看老爷子的侧脸,就见老爷子的眉毛已立了起来。
忙继续开口道,但是,孩儿觉得,父亲是没您看的长远!
朱元璋眉毛弯了下,咱看的怎么长远啦?
您不是不想宽待他们,而是您....不能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