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黄昏,空气里还残留着白日的燥热,蝉鸣一阵歇一阵,像是也要趁着最后的天光喘口气。
林家别墅的客厅里,冷气安静地运转着,五岁的林予冬正坐在地毯上,眉头微微蹙起,专注地试图将最后一块积木搭到他的“太空堡垒”顶端。
他是个极其漂亮的小男孩,睫毛长而浓密,鼻梁挺翘,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直线,看上去有种超乎年龄的冷静。
林奶奶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笑眯眯地看着孙子,偶尔轻声提醒一句:“冬冬,底下那块蓝色的有点歪哦。”
就在这时,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林奶奶有些意外地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个时间,通常不会有人来访。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走向门口。林予冬的注意力也被门铃吸引,他保持着伸手扶积木的姿势,扭头看向玄关。
门开了,门外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笑容温暖而略带歉意。
男人手里拎着一个精致的藤编篮子,上面盖着一块清新的格子布,女人则牵着一个看起来和林予冬年岁相仿的小女孩。
“晚上好,冒昧打扰了!”年轻男人开口,声音爽朗,“我们是今天刚搬到隔壁的住户,姓江。烤了些小饼干,想着给邻居送一点,算是打个招呼。”
林奶奶立刻热情地笑起来:“哎呀,太客气了!快请进快请进!欢迎欢迎!”
夫妻俩连声道谢,牵着女孩走了进来。
他们的到来仿佛带进了一室阳光与暖风,驱散了别墅里惯有的些许清冷。
小林予冬已经站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新来的客人,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穿着一条嫩黄色的连衣裙,头发软软地扎成两个小揪揪,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她的眼睛极亮,像浸在水里的黑葡萄,此刻正有些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裙角,偷偷地、快速地瞄了一眼站在积木旁的林予冬,又立刻低下头,露出半张粉雕玉琢的侧脸和微微泛红的耳朵尖。看上去文静又内向。
“这是我们的女儿,叫江见夏。”江妈妈温柔地把小女孩稍稍往前带了带,“夏夏,跟林奶奶和林家小哥哥问好。”
小女孩忸怩了一下,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开口:“林奶奶好……哥哥好。”声音软糯,带着点奶气。
林奶奶心都要化了,连声夸赞:“哎哟,好乖好漂亮的小姑娘!冬冬,快过来,跟妹妹打招呼呀。”
林予冬这才走上前几步,他比江见夏略高一点点,小脸依旧维持着那副酷酷的表情,但眼神里的好奇掩藏不住。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颇为稳重地点点头:“你们好。我叫林予冬。”他的声音清亮,带着小男孩特有的干净质感。
江爸爸笑着把篮子递给林奶奶:“一点心意,自己烤的黄油饼干,希望合口味。”
“太谢谢了,你们真是太周到了!”林奶奶接过篮子,连连道谢,又赶忙招呼客人坐下,“快坐快坐,别站着。冬冬,去给叔叔阿姨倒水。”
林予冬应了一声,像个小大人似的走向饮水机。
江家父母看着他那副明明还是个奶团子却努力装沉稳的模样,忍不住相视一笑。
大人们在客厅沙发上寒暄起来,聊着搬家、周边环境之类的话题。
林予冬端来水后,就安静地站在奶奶身边,听着大人们说话,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那个叫江见夏的小姑娘。
她似乎比刚才放松了一点点,但还是紧紧挨着妈妈坐着,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小腰板挺得笔直,一副十足乖巧的模样。
只有当妈妈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夸林家小哥哥懂事时,她才又飞快地抬眼看了林予冬一下。
大人们聊得投机,江家父母开朗健谈,林奶奶温和慈祥,气氛很快变得融洽热络。
江妈妈看着两个安静的孩子,笑着提议:“以后夏夏和予冬可以一起玩呀,你们年纪差不多大,又是邻居,正好作伴。”
林奶奶也非常赞同:“那太好了!冬冬平时就自己玩,有个妹妹一起,肯定热闹多了。”
于是,从那天起,林予冬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名叫江见夏的小尾巴。
最初的江见夏,确实如第一面所见,安静、怕生,甚至有点怯生生的。
两家决定一起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在校门口,江见夏抱着妈妈的腿不肯撒手,眼圈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还是林予冬,被奶奶推了一把,有些不情愿地走过去,把自己口袋里的一块牛奶糖递给她,板着小脸说:“别哭了,给你吃糖。幼儿园挺好玩的。”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幼儿园的滑梯有点幼稚,手工课有点无聊。
江见夏含着眼泪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居然真的慢慢止住了哭声。
从那以后,“哥哥”这个称呼似乎就叫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