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太好了!”
“每个人一块钱,这样的好事,不得打破头啊?”
村干部们议论纷纷,赞叹陈安平的大手笔,大方。
挑一趟猪崽一块钱,这可太好赚了。
想想去煤矿挑煤,挑150斤煤,来回各18里山路,一趟赚一块多点。
这里挑四头小猪崽,不到40斤,同样走18里山路,赚一块钱。
比起挑煤,这活不知划算多少倍。
“去干活的自备猪笼、鸡笼,没有大猪笼、鸡笼,就不要来了。”
陈安平提醒道。
“没问题!”
“晓得了!”
“我们这就去叫人!”
村干部兴奋大叫,有人忍不住,拔腿往家里跑了。
这活跟抢钱一样,谁都想让自己人去。
“安平,我们下河湾村,能不能加入养殖社?”
“能不能让我们跟着养鸡、养猪?”
下河湾村村支书陈家长,眼巴巴,目光哀求。
“是啊是啊!”
“我们下河湾村,也想养鸡养猪,陈安平你就行行好,拉我们一把!”
“对啊!上下河湾,都是本家!我们都是本家,你爷爷以前是两个村的族长呢……”
下河湾的村干部,全都出言相求,眼里尽是期盼。
上下河湾,这里是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养鸡养鸭,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人勤快点就行了。
小鸡小鸭放出去,它们自己,就能解决大半的食物。
回家之后,煮点潲喂食,大不了加点米糠,就解决了食物问题。
小鸡小鸭们自己长大,白赚了肉蛋。
搞集体的时候,对农村经济的限制,其实在这里!
限制了小农经济发展,有些荒唐政策,让农民不敢积极创造财富,好山好水的资源浪费了。
而不是知青说的,吃大锅饭,磨洋工,影响了地里粮食产量。
那是不存在的!
别把队里干部、村干部当傻子!
……
陈安平想了想,点头道:“行吧!
既然你们这样说了,我放着下河湾村不管,就对不起乡亲们了。”
“你们下河湾村,可以加入队社企业,合作养殖!政策跟上河湾村一样。
你们下河湾村委,同样要通过决议,形成上河湾一样的文件,去乡里备份盖章!”
“养殖户村民,必须到队社企业签名、按手印!”
“鸡鸭猪崽的价格,长大之后收购价格,全都一样。没钱的话,也可以赊。”
“怎么样?”
“好!”
下河湾村村支书陈家长,果断道:“安平两个村一视同仁,我们无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