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 > 第386章 设备清单

第386章 设备清单(1 / 1)

赵学义的工作进度非常快,快得超乎明朗的意料。

或许是被压抑太久,或许是明朗那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重金投入点燃了他所有的激情与潜能。

就在明朗把那辆饱经摧残的奇瑞qq丢在附近修理厂更换挡风玻璃,并处理了一些其他事务,短短大半天后返回玻璃厂时,赵学义已经将他所需的设备、物料清单全部整理完毕,工工整整地放在了临时收拾出来的办公桌上。

清单是用标准的A4纸打印的,条目清晰,分类明确,从大型设备到细微的化学试剂,罗列得一丝不苟。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赵学义特有的严谨和书呆子气,甚至在一些关键设备后面,还贴心地附上了简要的技术参数要求和优选品牌。

明朗拿起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清单,仔细浏览起来。

他虽然是管理者和战略制定者,但前世积累的阅历和重生后恶补的知识,让他对这类技术清单并非完全陌生。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微微挑起,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这惊讶转化为一种深思的表情。

他发现,这份清单上列举的大部分核心设备——诸如高温熔盐浴槽、精密温度控制系统、气氛保护装置、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表面应力检测仪、超声清洗设备、纯水制备系统等等——其名称、功能和规格要求,竟然与他记忆中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厂那个新建的、投入不菲的研发中心里的设备高度重合!

“这……”明朗的手指轻轻点着清单上的“高温气氛可控箱式炉”和“显微硬度计”,脑海中仿佛有两个清单在迅速叠加重合。

一个是眼前赵学义列出的,为了化学钢化玻璃研发所急需的;

另一个,则是他成立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研发中心,陈志远博士如数家珍般介绍过的那些先进仪器。

一个非常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浮现在明朗的脑海之中。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迅速变得清晰和诱人。

明朗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如果把赵学义带去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研发中心呢?让他和陈志远博士共同使用那个现成的、设备精良的研发平台?”

这个念头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以节省一大笔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

赵学义清单上的这些设备,尤其是高精度的进口设备,价格极其昂贵,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台。

而且采购周期漫长,从下单、海运、清关到安装调试,没有三五个月根本下不来。

而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研发中心是现成的,设备已经就位,大部分甚至还是崭新的,处于性能最佳状态。

直接共享使用,意味着赵学义的研发工作立刻就能启动,无需等待!

这为他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其次,地理位置极具便利性。

江州国际联合化工厂和江州玻璃器皿厂同属一个江北区,距离并不远,开车也就几分钟的路程。

无论是赵学义本人往返,还是后期需要进行一些小批量的样品运输,都非常方便,几乎不构成障碍。

再次,研发环境天差地别。

玻璃厂这边,即使腾出最好的仓库,也只能是进行基础改造,在洁净度、恒温恒湿、电力稳定性、安全保障等方面,根本无法与按照高标准建设的专业研发中心相提并论。

化学实验,尤其是涉及高温熔盐和精密测量的实验,对环境要求极高,一个稳定的、优越的研发环境,对成功率和效率的提升是决定性的。

最后,也是明朗隐隐期待的一点——人的交流。

陈志远博士是留美归来的高端化工人才,主攻方向是新型材料合成与催化;

赵学义则是本土培养的、在玻璃强化领域钻营极深的技术狂人。

两人虽然具体领域不同,但底层逻辑都是化学、材料学。

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物理空间,说不定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思想的碰撞、技术的互补、甚至仅仅是日常的交流,都可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解决单独攻关时难以逾越的瓶颈。

陈志远的国际视野和理论深度,或许能帮赵学义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

而赵学义对具体工艺的深刻理解和执着,也可能给陈志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想到这里,明朗的心脏不禁加速跳动起来。

这个方案,看似是临时起意,却仿佛一把精巧的钥匙,有可能同时打开好几把锁!

既能极大地推动赵学义的项目,又能提高陈志远那边研发中心设备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内部技术交流,更能节省大笔资金和时间!

当然,明朗也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难点和风险。

最大的变数,就在于陈志远博士的态度。

那个研发中心,几乎是明朗靠着三顾茅庐的诚意和描绘的未来蓝图,硬生生为他争取来的“自留地”和“心头肉”。

陈志远对其有着极强的主导权和归属感。

现在,突然要往他的“圣地”里塞进另一个项目、另一个人,尤其还是一个来自濒临倒闭的玻璃器皿厂、搞着看似“不入流”应用的“土专家”,陈志远会怎么想?

他能接受吗?

这需要极其谨慎的处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