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沈逸指尖压下的按钮发出轻微震感。系统同步提示:**远程接入成功,角色“夜莺”已激活权限接管**。
林悦的身体微微一沉,脚底传来地面细微的震动反馈。她立刻低头看了眼靴面,绿色指示灯稳定闪烁,震动感知系统已与厂区地质模型完成匹配。陈宇紧贴墙角,右手快速扫过干扰器面板,频段锁定在低频脉冲区间,静默待命。
“开始。”沈逸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出,没有多余情绪。
三人迅速靠近西北角排水井口。陈宇蹲下身,将干扰器探头贴向井沿,启动模拟程序。水流频率波形在终端上跳动,侦测芯片的反应曲线随之平缓。林悦屏住呼吸,踩着承重缝隙缓缓下滑,鞋底与金属边缘接触时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就在她即将落地的一瞬,井壁深处一道微弱红光闪了一下。
“有异常!”林悦低喝。
沈逸立即调出遮蔽器状态界面——量子频段屏蔽效果正在衰减,比预设时间提前了四十七秒。他瞳孔一缩:“他们升级了信号扫描强度。”
“来不及撤了。”陈宇咬牙,翻身跃下,落地时右腿微曲卸力,顺势滚入缓冲区角落。
头顶井口猛然爆出一串电火花,电磁感应网全面激活,嗡鸣声沿着管道扩散。警报尚未响起,但监控回路已被触发。
“走通风道。”沈逸下令,“路线不变,速度提升百分之二十。”
三人贴着墙壁向前推进。前方通道尽头是主控区外围的通风口,原计划利用其盲区进入。可当林悦靠近格栅时,发现内部透出规律交错的光束。
“激光阵列。”她压低声音,“动态的,周期十八秒。”
沈逸迅速接入策略模拟空间。画面在脑中飞速切换:第一种路径,第二秒切入,第七秒受阻;第二种,等待第三次变换间隙,通行窗口仅有三点九秒……最终定格在第十四次推演结果——**4.7秒窗口期,需精确控制步幅与节奏**。
“林悦先过。”他说,“你装备优先级最高。陈宇制造噪音吸引右侧守卫,我掩护。”
林悦点头,深吸一口气,在激光即将切换的刹那钻入通风口。她的身体几乎贴地前行,靴底反馈系统不断微调姿势,避开每一道光束轨迹。三秒、四秒——最后一道光束移开,她翻滚而出,安全抵达对面。
“过了!”
陈宇立刻拉动干扰器开关,释放一段高频杂音。远处两名守卫果然转身朝声源方向移动。沈逸抓住机会,正准备跟进,却见其中一名守卫抬手举起武器,枪口泛起暗紫色能量波动。
“趴下!”他大喊。
陈宇刚要闪避,那枪已经发射。一道无形冲击波横扫而来,直接命中他的左臂。防护层瞬间崩裂,皮肤表面泛起一层焦痕,整条手臂麻木发麻。
“这是什么玩意?”陈宇闷哼一声,靠墙支撑身体。
“能压制技能释放的装置。”沈逸眼神一冷,“专门针对我们这类高操作玩家设计的。”
守卫并未停留,反而加快脚步包抄过来。另一侧通道也传来脚步声,增援正在逼近。
“计划变更。”沈逸果断切断非必要通讯频道,只保留手势编码传输协议。他抬起左手,在眼前划出三道斜线——**单向接入,静默行动,重组路线**。
林悦会意,立刻缩进掩体后方,不再暴露位置。陈宇咬牙取出备用电池更换干扰器电源,同时调整输出模式,避免再次引发大范围波动。
沈逸闭眼,再度启动策略模拟空间。这一次,他加入实时数据:守卫巡逻节奏、激光变换规律、墙体材质密度图谱。百万次推演压缩至一秒内完成,最优解浮现——**放弃通风道,转由地下排水支管突破,利用共振薄弱点实施定向破坏**。
他睁开眼,手指在终端快速输入指令。系统提示:【B-2方案启用,爆破点定位完成,建议使用微型震源装置】。
“林悦,把解码仪收好,准备换路线。”他在频道里说,“我们改从下方突破。”
林悦迅速解开腰带上的工具包,取出一个拇指大小的圆柱体装置递给陈宇。这是上次任务后用碎片兑换的特殊装备——微型震源发生器,能在局部引发可控震动,专用于破坏隐蔽结构。
陈宇接过设备,检查接口是否牢固。他的左臂还在隐隐作痛,动作略显迟缓。沈逸注意到这一点,低声提醒:“别用受伤侧发力。”
“我知道。”陈宇没抬头,只是将震源器卡进掌心固定槽,“给我三十秒。”
他弯腰贴近地面,找到感知靴标记的共振节点——一块颜色稍深的水泥接缝。将震源器嵌入缝隙后,他按下启动键,同时退后两步。
震动起初极轻,像远处传来的地铁运行。随后频率逐渐增强,墙面出现细小裂纹。五秒后,轰的一声闷响,墙体局部塌陷,露出一条狭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