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桥野牧的自裁,副官向土湾番舰队下达了他生前的最后一道命令,舰队放弃了抵抗,所有三十几艘战舰的桅杆上都打出了代表投降的白旗。
土湾番海战便以这样的方式宣告结束,马仁轨的捷报连同高桥野牧的指挥刀一并送到了李患之的御案之上。
李患之见到捷报及土湾番海军最高统帅的指挥刀,顿时大喜,即刻对马仁轨及海军将士大加封赏,随着土湾番海军的投降,倭桑瀛三大海军已经全部消失,至此倭桑瀛再也不具备在海上与天明帝国争锋的条件,李患之终于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虎尾番南部边境的四番联军之上了。
就在李患之筹划何时展开全军进攻之时,国内奉命运来的新式武器也抵达了李患之的大营。
李患之闻报大喜,亲自出帐观看,只见十辆大车被黑色的油布遮盖着,看不见里面的车辆具体是什么模样,但是看长度约有三丈长短,高宽各有丈余,明显是个大家伙。
众将及军兵都在围观,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正自指指点点的观望之时,内侍官一声清亮的“陛下驾到!”打断了众人的猜想,众人齐齐单膝跪地向李患之行礼。
李患之轻摇莲步,缓缓走到那蒙着黑色油布的神秘武器面前,微笑着摆了摆手,轻声说道:“都起来吧,来于朕一起看看这于谟森新近研发的武器!”
说罢,她命人将黑色的油布拿掉,只见那油布之下,一辆大型木质车辆展现在众人眼前,这车辆呈箱状,长有三丈,前端车首的位置被铁板包裹,车厢下方的轮子乃是众人从未见过的样式,那是数个两尺直径的轮子,外围却用寸许厚的硬木板链接起来,那硬木板每一片有半尺长短,内侧有固件与里面的车轮相连。
车辆宽有丈许,车首上方有一排窗口,看样子是给车辆里面的人视物观察之用。
车辆上方是一个木箱状的铁质长盒,长有四尺余,宽约三尺,高度仅有两尺左右,呈一个扁长方形,众人围观之下,发现那铁盒前方的开口处,里面载有数十支与踏蹶箭相仿的大型箭镞,只是那箭镞的前锋锋刃处却并不是十分的锋利箭头,而是一个圆锥形,看不出什么材质所造。
众人看罢都是一脸的疑惑,李患之见众人这般模样,微笑说道:“此车内部可搭载八名士兵,内部有脚踏的轮机,八人协作蹬踏轮机,可是这车辆前行、转向或是倒退,这木板链接的轮子称为履带,里面的轮子转动,可是带动这些外侧的木板向前翻滚,由于每片木板之间都有短铁链接,故而可以根据地形做出适应的形状,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敌人所挖掘的壕沟在此车面前形同虚设!”
众将士听李患之之言,不由心中大为惊奇,黄令徽在一旁不由说道:“陛下,原来您是想用此车将军兵运过四番联军的壕沟!此物外壳如此坚硬,士兵乘坐其翻越壕沟定不会受到对方弓箭的袭扰,真是妙法啊!”
众将听闻也是纷纷大笑,却听李患之继续说道:“此物确实可以翻越对方所设的壕沟,但是这并非它的主要用途,你们看此车上方的箭盒!”
李患之用手指了一下车辆顶端的那铁质箭盒,又再次说道:“此盒之内装有数十支大型的火箭,用时点燃尾部的引线,箭镞会瞬间发射出去,此箭前端的箭头并非用以射杀敌人,而是内装火药,落地之时,会产生爆炸!
任他是铜皮铁骨,在这数十支可以产生爆炸的火箭之下,都将化作一堆烂泥!”
众人听罢李患之的言语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若是有这样的大杀器,那两军交战之际,一排火箭打过去,敌人立时就是伤亡惨重的下场,还何谈什么交锋,直接就是溃败的局面。
“陛下,此物如此神奇,不知叫什么名字?”段雄威在一旁看的惊奇,忍不住朝李患之发问道。
李患之听段雄威发问,有些狡黠的一笑,娇声说道:“此物名曰一窝蜂!”
“什...什么?一...一窝蜂!?”众将听闻这个名字不由怀疑自己的耳朵,一窝蜂啊,这什么名字?这也太草率了吧!?
“哈哈哈,朕知道你们对此名有些奇怪,但是朕将其命名为一窝蜂自然有朕的道理,你们此刻不必细问,待日后自然分晓。”李患之看众人脸色怪异,忍不住放声娇笑起来。
土湾番的海军舰队已降,新式武器一窝蜂已到,李患之不想再浪费时间拖延下去,她即刻下令大军做好出征的准备,又命人前去幸田兼信处告知对方,整军备战,以配合天明帝国的大军对四番联军发起总攻。
天明帝国历“崛兴”五年七月十五日,李患之亲统大军二十万,抵达虎尾番南部边境线,与幸田兼信合兵一处。
岸田弘毅得到斥候的报告,心中大震,他亲自带领众将来到前沿阵地,用了望镜向对面的天国大营望去。只见天明帝国的大营之中旌旗蔽日,各式武器装备分列营内,士兵衣甲鲜明,可谓是军威鼎盛。
大营正中一杆明黄绣龙大纛旗迎风飘展,旗下硕大的金顶御帐耸立,御帐四周禁卫森严,想必御帐之中必是天国女皇无疑。
岸田弘毅看着那面绣龙纛旗,不由想起当年在天明帝国潞州之地,自己统兵与对方交战的情形,这位女皇用骑兵分割奔袭之术,将自己一方的联军打的找不到北,最后自己见势不妙提前逃走,还是被对方堵在了宁城东侧山道拗口之处,被这位女皇带兵从后突袭,两面夹击,致使土湾番那次全军覆灭,若不是自己的亲卫队长和自己换了衣甲,恐怕自己早已经是一堆冢中枯骨了。
岸田弘毅深知这位女皇的厉害,又知晓天国在这位女皇的带领下,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复兴,如今她以雷霆之势,携大军驾临倭桑瀛,岂是倭桑瀛目前的军力可以抵挡的?
若是这样强行交战下去,倭桑瀛必是一败涂地的结局,届时触怒了这位天国的女皇,将倭桑瀛人也如当初被屠杀的天明帝国百姓一般对待,那无疑对倭桑瀛将是灭顶之灾。
岸田弘毅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劝说各番与天国讲和,他相信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位天国女皇必定可以网开一面,保全倭桑瀛的根本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