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神巫之风盛行,降僮之事屡见不鲜。
萧朝贵和杨秀清并不是第一个以天父天兄下凡为名的夺权之人。
上帝会成立之初,权力组织架构尚且模糊时。
早有投机的上帝会会众于萧朝贵、杨秀清二人之前这么干。
只是在诸多行降僮之事的投机会众中。
萧朝贵和杨秀清两人无疑是最有实力,技术过硬,最懂得选择时机的。
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哪怕降僮技术再好,也难以服众。
如果于洪秀全和、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的时候行降僮之事,洪秀全和冯云山也断然不会承认萧朝贵和杨秀清的天兄、天父身份。
实际上萧朝贵、杨秀清两人,尤其是萧朝贵,在降僮之前,他们两人在上帝会内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实力和相当高的地位。
认为他们是降僮之后才取得跃居上帝会权力顶层的说法是倒果为因,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
不过天兄天父下凡之后,两人在上帝会内的地位得到加强巩固,并逐渐超过冯云山乃是不争的事实。
日后永安封王冯云山能甘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说明冯云山不是恋权不舍,不识大体之人。
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上帝会被萧朝贵和杨秀清摘了桃子,苦心孤诣搭建的权力结构被打破,上帝会内部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境地。
要说冯云山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能心甘情愿地坦然接受这一切,也是不现实的。
冯云山来找彭刚,多半是为了向彭刚诉苦之余,听听彭刚对此事有何真知灼见。
毕竟两人的身份都是小知识分子,比之萧杨二人,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应当更多。
彭刚只身入县衙,不仅将他从桂平县的牢狱里搭救出来,还得了紫荆山团董之位,现在正磨刀霍霍向蒙冲王家的事情,冯云山早已耳闻。
冯云山已对彭刚刮目相看,不再认为彭刚还是几个月前那个需要主动要求入会得到上帝会庇佑的无助小童生。
寻常的小童生在县令面前不打颤,能把话说明白就不错了,更不用从县令手里捞人买扎委。
此言差矣,冯先生,上帝会降僮的先例,不是秀清和朝贵开的。
彭刚说道。
话虽如此,若人人皆效仿他们二人,上帝会迟早要步天地会的后尘。
冯云山也承认上帝会内降僮的始作俑者不是杨秀清和萧朝贵,在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前他就已经撞破多起会内试图降僮夺权的事件。
冯云山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有二。
其一,自然是担心上帝会出现下一批杨秀清和萧朝贵。
其二,则是原本紧紧握在他手中的著写经书,解释经文的权力丧失。
杨秀清和萧朝贵固然文化水平不高,可他们二人都很精明,尤其是杨秀清。
现在很多上帝会的会众都相信杨秀清和萧朝贵有天父天兄附体之能,他们不需要会识文断字,降僮时说的话就是难以辩驳的真经。
毕竟他们降僮时是以天父天兄天母天嫂的身份发言,他们二人所言即是神的旨意。
杨秀清和萧朝贵这番操作实在不讲武德,打得冯云山措手不及,不知道应当如何破局。
对于一个宗教组织的领袖,失去著写经书,解释经文的权力无疑是极为致命的。
这一点,冯云山一开始就知道。
也是冯云山一开始没有太重视目不识丁的萧朝贵和杨秀清的原因。
认为两人虽然很有实力,但还不足以对他冯云山教主以下第一人的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冯先生若不希望出现下一个杨秀清和萧朝贵也不难。
朝贵和秀清有天父天兄附体之能,可终究还是需要借助天父下凡之名。
而教主是天父在凡间的次子,教主他回来了吗?
彭刚没有把话说明,给了冯云山一点提示。
冯云山想终结紫荆山会众以神之名争权夺利乱局,及时止损,也不是没有办法,破局的关键就在洪秀全。
冯云山是聪明人,经彭刚这么一提醒,很快反应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