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56章 杨秀清

第56章 杨秀清(2 / 2)

而且就算有,这个条款也是给洋大人量身定做的,和你洪秀全有个毛线关系。

就算有关系,洪冯二人创立的上帝教与基督教是一回事吗?

彭刚想见桂平县知县一面尚且如此不易。

广东总督乃正二品大员,地方封疆大吏,岂是他洪秀全一个屡试不第的小小童生想见就能见到的?

洪秀全这等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就想着逃避的人。

彭刚不知道洪秀全到底给冯云山灌了什么迷魂汤,能让被他坑过好几次的冯云山仍旧对他死心塌地。

这已经不是洪秀全第一次抛弃冯云山,四年前洪秀全就嫌弃广西传教的日子太清苦,抛下冯云山,自己回广州去了。

这次冯云山被捕,洪秀全还是像四年前一样,头也不回地回广州。

洪秀全真要有心搭救冯云山,直接去找桂平城里的浔州府知府顾元凯,也能要一道钧旨让桂平知县放人。

要觉得顾元凯分量不够,去省垣桂林找广西巡抚郑祖琛也比去广州找耆英靠谱实在。

更何况耆英不久前已经被调回京师,现在的两广总督是徐广缙。

如果洪秀全留在广西,哪怕搭救冯云山他出力不大,事情尚有可为。

可他这么一走,等于完全把上帝会的最高权力拱手让给萧朝贵和杨秀清这两位紫荆山的实力派。

待吃得差不多了,谢斌给彭刚带来个好消息,黄震岳愿意出面带彭刚进县衙见桂平知县杨壎一面。

不过今天太迟了,要等到明天。

听到这个好消息,彭刚和杨秀清、石达开都很高兴,纷纷谢过谢斌。

晚间,彭刚在桂平城里寻了个下榻的客栈,并问杨秀清索要了一套原道三部曲温习研读,以确认上帝会宣发的这些小册子没有造反的内容。

翌日巳时,约莫早上十点左右,彭刚怀里揣着金银,带上原道三部曲,在谢斌的带引下见到了浔州协左营都司黄震岳。

临走前,杨秀清把随身携带的科炭银交给彭刚。

彭刚体恤烧炭工生活艰难,昨天一顿酒饭已经花了杨秀清两钱银子,没缘由让他再破费。

遂拒了杨秀清的银子,让杨秀清将科炭银留作他用。

黄震岳看在谢斌的面子上,又收了彭刚五两银子,喜笑颜开地带着彭刚前往桂平县衙。

踏着坑坑洼洼的,泞泥不堪的脏污道路行至桂平县衙。

彭刚第一次见到清朝道光年间的县衙。

桂平县衙没有刻板印象中衙门的恢弘气派,反而处处透露着破败之气。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县衙前的青砖照壁,照壁上裂着一道蜈蚣似歪斜丑缝。

苔藓从砖缝里爬出来,把清正廉明四个大字啃得斑驳难辨。

两扇朱漆大门早褪成了酱褐色,门钉锈得发黑,活像生了烂疮的额头。

檐角蹲着的獬豸兽丢了半只角,残存的石眼里积满鸟粪,恶臭难闻。

县衙重地,闲人止步!

睡眼惺忪地守门差役见有人要进县衙,下意识地伸手阻拦。

瞎了你的狗眼?

老子也是闲人?

黄震岳厉声一喝,喝醒了半梦半醒的守门差役。

差役认出黄震岳,赶忙自甩耳光赔罪:原来是黄都戎!

小人眼拙,还望恕罪。

右营游击王隽已为罗大纲所毙杀,新的右营营官还没有就任。

黄震岳现在是浔州协地位仅次于李殿元的绿营军官。

差役不敢得罪黄震岳,朝门房使了个眼色,放黄震岳一行人插队进入县衙。

能从正门进去不说,还可以插队。

彭刚觉得这五两银子花得值当,不亏。

清代基层衙署破败在道光朝已成常态,道光九年的进士张集馨(1800年-1878年),历任知府、道员、按察使和布政使。

根据其亲身见闻所著的《道咸宦海见闻录》载:州县拮据,竟有不能存立之势。

县衙梁柱蠹朽,每值朔望行礼,惧其倾覆。

(本章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