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303章 非不能,实不为

第303章 非不能,实不为(1 / 4)

虽说杨秀清、冯云山等人并未在来信中透露北伐幽燕、南下浙江的信息,邻近驻防江西九江、湖口、彭泽一带的翼殿兵马也没有传来北伐幽燕、南下浙江的风声。

但以彭刚对杨秀清其人和历史走向的了解。

杨秀清等人是否有南下浙江的想法彭刚不十分笃定。

毕竟太平军主力已经遏住了镇江、扬州两个漕运咽喉,杨秀清切断清廷漕运的目的已经达成。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廷又未通海漕。

镇江、扬州两个漕运咽喉被卡住,浙江的赋税已难以解运京师。

浙江又无能够威胁到太平军的强军,属于可打可不打的范畴。

北伐幽燕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事关能否推翻清廷的统治,为极大概率事件,存有悬念的无非是北伐人选,北伐方式与进军路线。

历史上太平军的第一次北伐和西征几乎是并行的。

杨秀清既拟彭刚西征长沙,北伐幽燕之事,肯定已经在论证,提上日程,甚至已经处于筹备之中。

太平军主力既克天京、镇江、扬州,上游又有彭刚、石达开占据湖北、江西、安徽屏护天京。

天京已无近忧,附近又无清军大营掣肘。

比之北殿在武汉三镇,天京附近太平军主力的兵力十分充裕,敌人还弱。

不利用富裕的野战兵力进行战略机动,开疆拓土,扫犁清廷燕京妖穴,是对大好战机和兵力的双重浪费。

再者,清廷南方的绿营八旗这些正儿八经领军饷的经制军已经被太平军打得七零八落,目下清廷经制军主力、兵源地在北方。

只有北伐幽燕,在天京外线开辟战场的,才能牵制住北方清军南下,保障天京小天堂的安全。

退一步来讲,即使从江南偏安政权的角度考虑,出于守江必守淮的战略防御构想,杨秀清至少也得发兵江北,在北面为天京打出一片战略缓冲区。

东王他们是否发兵南讨浙江还很难说,以东王的行事风格,北伐幽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是派谁去,派多少兵马去,缓图还是速伐的区别罢了。

彭刚凝思良久后,开口说道。

东王他们若继续发兵攻城略地,清廷调遣湖南的兵勇防堵东王他们也说不定,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

左宗棠点点头说道。

南王的信我刚才也冒昧看了,南王对东王置百工衙门,由东殿直接管辖百工衙门一事,似有怨言。

南王为人厚道,能让南王有怨言,东王在这件事情上确实做得有些过了。

初入天京,一制迁怒二王,实为不智之举。

在天京的王爷们有嫌隙,东王为落得个耳根清净,遣一王南取杭州也说不定,杭州若定,浙江的清军兵勇便很难再威胁到天京,况且杭州还有满城可打。

左宗棠知道天国的圣库是一直是韦昌辉的辅殿人马在管,百工衙门削的是辅王韦昌辉的权柄,还一刀直接削在了韦昌辉的大动脉上。

既使东王的擅专是从大局出发,为天国考虑,此举未免操之过急。

杨秀清心眼不是很大,容人之量有,但是不多。

左宗棠觉得太平军主力不仅会北伐幽燕,还会以天父的名义从韦昌辉和冯云山两人中择一人南下浙江,进一步巩固强化自己在天国中枢的地位。

彭刚名义上还是神天小家庭中的一员,和杨秀清、冯云山他们是天堂仙界下凡的兄弟。

这种不利于兄弟团结的话,寻常幕僚即使看明白了,也没有胆子敢说出来,也只有左宗棠敢说。

彭刚就欣赏左宗棠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直来直去的劲。

左先生,汉阳土改一事,进展如何?

彭刚问及左宗棠汉阳土改的进展,加班加点,能否赶在今年春耕之前完成?

汉阳土改涉及今年的兵源和明年的赋税,为当前北殿第一紧要的事务。

此事一直是左宗棠在亲自牵头督办。

尽管彭刚要是愿意,把江夏县的人力榨干,也能榨出两万上下质量还不错,忠诚有保障的兵源。

可此举于江夏县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影响到江夏县的生产恢复与明年的赋税。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不到万不得已,山穷水尽的地步,彭刚不会考虑压榨目前唯一完成土改的江夏县的人力。

汉阳不是江夏,眼下土地清丈都未过半,想在春耕之前对汉阳全县田地完成清丈,几无可能。

左宗棠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抬眼望着已上梢头的一轮明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