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精通舆地之学,你我二人切磋之后,左先生心中自有论断。
彭刚瞥了一眼左宗棠身边的郭崑焘,郭崑焘气度不凡,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子弟,遂问道,敢问这位是?
听彭刚如此说,彭刚还是自诩有些舆地学方面的造诣的,左宗棠面色稍霁。
左宗棠知道郭崑焘不想暴露身份,替郭崑焘打了个圆场,介绍道:他是我的学生。
郭崑焘的神情已经出卖了他,不过既然人家不愿意透露身份,彭刚也没追问,只是客套了一番:名师出高徒,左先生的这位学生,气度不凡。
北王殿下,我父亲的遗体现在何处?
李桓忍不住插了一句,怯声问道。
北王,李子湘乃我同乡,和我也有些交情,望你能信守承诺。
左宗棠说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公子现在就可以带李子湘的棺椁归乡,我绝不阻拦。
彭刚痛快地说道。
好!
痛快!
既如此,待左某见同乡旧友最后一面,便同北王切磋探讨一番舆地之学。
左宗棠兴奋地搓着手说道。
请便。
彭刚抬手示意身后的卫兵牵马来。
旋即,彭刚骑上马,带左宗棠一行人来到城墙边上安置李星沅遗体和家人僚属的院落。
见了李星沅最后一面,宽慰了李桓一番,左宗棠和郭崑焘便随彭刚进城了。
彭刚径直带着左宗棠来到内宅,让人收拾两间屋子给左宗棠和他的学生住,随行的家人则安置在以往永州府知府仆役的住处。
左军目前还是执行男女别营之令,彭敏居于女营,由苏三娘和邱二嫂照顾。
衙署内宅只住了彭刚、彭勇、彭毅三兄弟以及五位参谋,还有空余的房间,将左宗棠和他的学生安置于此也无不便之处。
再者,彭刚只在内宅生活,谈论公事都是在前衙的西花厅谈,也不用担心泄密。
衙署之中,为何不见女眷丫鬟?
郭嵩焘进入衙署,从前衙走到内宅,发现连一个丫鬟都没有,觉得很奇怪。
我军行的是男女别营之制,男女暂不混居。
彭刚说道。
连北王都不例外?
郭嵩焘讶然道。
我作为一军之首,若开特例,如何服众?
彭刚见天色已晚,左宗棠已有倦意,命人拿来两本书递给左宗棠和他身边的学生。
左先生舟车劳顿,想来已是乏了,二位先暂歇一夜,明日我同二位探讨切磋舆地之学。
这两本书乃我新近写就,二位可先一阅,如有错谬之处,还望二位不吝斧正。
这两本书,一本是简要粗略介绍各洲主要国家的世界地理教材,一本则是专门详细编写的《沙俄志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