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内,彭刚在每个缝好的本子上一一写上每个组员的名字并将本子按照组别摞好。
瞥了一眼洗去身上的汗水与尘秽,换上一身洁净的新衣,陆续前往隔壁的食堂做饭用餐的后生仔们。
彭刚又把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红领巾备好。
他只是借太平天国之势,没有想过要融入太平天国,他希望他的部队,身上能有明显标识与其他太平天国的部队区分开来。
后生仔们在食堂吃完收拾好碗筷,组长、副组长们习惯性地整理好队伍,带着各自的组员整齐有序地走进教室,在彭刚指定的位置一一落座。
头一回这么多人聚在一个大教室内上课,彭刚的讲台上又撂着厚厚好几摞的书,以及红色的领巾。
后生仔们都感到很新鲜,少年人的心性本就活泼,好奇心重,忍不住叽叽喳喳地前后左右交头接耳。
还没等彭刚发话,组长和副组长就自觉地维持秩序,让组员们噤声。
同样感到新鲜好奇的还有在红莲村安家落户的匠户子弟、从贵县来的来人子弟。
他们也纷纷凑到教室外向里头张望,非常艳羡地望着这群平日里打铳扛枪,威风凛凛,吃得比他们好,甚至今天全部都换上新衣服的同龄人。
这一幕彭刚看在眼里,那些孩子是不错的后备力量。
只可惜他现在装备和精力有限,十组中有八组是三个月前才刚刚增补的,今年之内没有继续扩军的计划。
戴上这条红色领巾,往后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以后见到我,不必再叫我团董东家,要叫我先生,明白吗?
彭刚不疾不徐,中气十足的声音在教室内回荡。
现在念到名字的,来我跟前领本子和红色领巾。
团董是他从官府那里买来的职务,他不喜欢。
东家这个称呼源自雇佣关系,归属感不强,很难起到聚拢人心的作用。
至于认他们当义子做义父。
义子的效忠建立在有恩必报、父子纲常的封建伦理上,缺乏意识形态包装。
一旦义父失势或无法提供足够的利益,义子不愿郁郁久居人下,叛离乃至弑杀义父是常态。
从古至今,义子诛杀义父的事情不胜枚举。
再者,他和这些后生仔们是同龄人,少部分后生仔年龄比他还大个一两岁,认他们为义子,也不合适。
当了先生,这些后生仔们都有了统一的门生身份,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归属感、统一身份认同。
传统伦理中亦有师如父的说法,且为师不分长幼,先生这个称呼最合适。
陆勤!
到!
彭刚最先喊了一组组长陆勤的名字,并郑重肃穆地为陆勤戴上红色领巾,分发本子。
临了让陆勤鞠躬高喊先生好。
其余的后生仔们也和陆勤一样,逐一走了一遍这个流程,给足了他们仪式感。
走完师生仪式,彭刚照例喊了声起立。
一百二十号后生仔齐刷刷站起,朝彭刚鞠躬喊了声先生好。
坐!
彭刚的目光扫过这圈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已经看不出难民痕迹的后生仔,满意地点点头。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头顶上的那根辫子实在碍眼,奈何现在还剪不得。
既然暂时无法剪脑袋上的辫子,那就慢慢从剪掉他们心中的那根辫子开始。
讲台下的这群后生仔,不全是文盲。
老二组的出身的组长、副组长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多数人基本能掌握三百到四百个不等的常用字。
半年多只掌握三四百字,这个进度是偏慢的。
原因是彭刚花了足足两个半月的时间耐心教授他们拼音和笔画,给他们打基础,没有直接教他们认字,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