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金田村大户韦家支持,攻打蒙冲围堡出力最多,初尝权力滋味的萧朝贵有些飘,妄图将七千两白银全部据为己用。
这一次,杨秀清罕见地和冯云山站到了一边,为彭刚争取到了一千五百两白银,以及王家留在江口圩的炭行。
朝贵现在有些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为你争取到这些了。
冯云山面带愧色地说道,蒙冲一事,皆是你的运筹,你理应得到更多。
多谢冯先生,好生准备准备,把许给杨壎的三千石粮食,尽早运到桂平城去吧。
彭刚收下了一千五百两白银和江口圩的炭行。
金田水库修建之前,从蒙冲三江(紫荆镇)到桂平城可直接走水路运粮。
三江到桂平城的水路分为两段,上游段为三江至蔡村江(金田村以东七八里,后世之金田镇彩村江)。
该段河流流经紫荆山区,流速较快,走船风险很大。
只有紫荆山一些命硬胆大的老排户会在这段河放排。
下游段流经新圩平原,可乘小船从蔡村江顺流直达桂平城。
粮食宝贵,上帝会采取的运输方式较为保守。
从三江到蔡村江的这一段路程不走水流湍急的水路,由牛骡驮运、人力扛运的方式运抵蔡村江。
到了蔡村江后,再装船运往桂平城。
彭刚正好顺路,带着大冲附近的山民们到县里找杨壎给田地过户。
刚刚加入上帝会不久的韦正办事十分积极。
他早将韦家准备的粮草装进写上了上帝会捐济字样的麻袋竹筐中,并大张旗鼓地向附近村墟的百姓宣传,此次上帝会筹集了三千石粮食帮助县里救济浔江两岸受灾的灾民。
过了联江村,便进入黔江江段。
带着运粮的船队高调地途经此处,彭刚看到大湟江巡检王基在弩滩附近的沙洲上设卡拦截过往的商船。
运载其他货品的商船在收点零星过卡费后尽皆放行,唯有运粮船,许进不许出。
王巡检,我们是武宣的粮商,现在要拉船回武宣去,还望王巡检行个方便。
途经弩滩的武宣粮商咬牙递三两碎银子给王基。
出乎意料地,素来见钱眼开的王基没有收受武宣粮商的贿赂,推开银子说道:既是武宣来的粮商,怎么粮食不卖就要回武宣去?
王巡检,我们自己的粮食卖与不卖,在武宣卖还是在桂平卖,不触犯律法吧?
武宣粮商说道。
不犯法,杨县尊念你们这些外地粮商运粮不易,拉纤的纤夫辛苦,特让我来此为尔等分忧。
王基给武宣粮商开了个条子。
你的六十二石粮食,桂平县借你们一半,剩下一半你们拉回去。
十月过后,你记得拿着这张条子来我们县里领粮。
王巡检,现在的粮价和十月后的粮价可是好几倍的差价!
武宣粮商看清楚条子上的内容后,向王基发出抗议。
都说了十月后来县里领粮!
我们县会一粒不少地还你们!
王基怒道,再叽叽歪歪,你的六十二石粮我全给你借喽!
商不与官斗,武宣粮商只能吃下这闷亏,放下一半的粮食的,拉上另一半,郁闷地回武宣。
彭刚和王基是在桂平同桌喝过酒的熟人。
王基也收到了上帝会要往县里运送三千石粮食的消息,杨壎要的粮食,他一个小小巡检自然是不敢为难的,连查也不查就放行。
彭刚和王基打了个照面,好奇地询问王基为何要在此设卡拦武宣的粮商。
原来是浔江发大水之初,杨壎就派人到没有受灾的武宣,以及灾情比较轻的贵县宣扬桂平粮价陡涨的消息,吸引邻县的粮商来桂平卖粮,试图把桂平灾区的粮价给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