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安和石大人的谈话,像是一名士兵离家奔赴前线的最后叮嘱。
最终靠着靳安超乎时代的制造和军事理论,让石文远本来悬着的心,多少放松了一点。
最后,在靳安赌咒发誓,一定会带着约定好的足额百练甲奔赴前线后,石文远才放他离开。
临别之时,石文远忽然道:
“大军开拔那天,应该是从京城出发,你品级不够,就不必来了。”
虽然这话有些不中听,但靳安明白,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他也笑着道:“期望大人到了西北前线,好好保重。”
“至少也请撑过这两个来月,有什么困难,等我到了一起商量解决。”
石大人双眉一扬,靳安有些狂妄的送别寄言,显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先是一愣,接着面带笑容道:
“还是操心你自己吧,莫要误了行程,否则军法可不留情!”
靳安一笑,转身走了,石文远转过脸,怔怔盯着西北方向的天空,出神了半晌……
……
十日之后,到了大军启程的时候。
京城之外,十万大军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远远看去士兵枪头上的红缨,仿佛连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火烧云。
在那朵不知道有多么大的红云下面,将士们铠甲上泛起的寒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在步兵,骑兵和弓箭兵的后面,还跟着辎重,粮草等其他部队,这种规模的队伍仅仅站在那里,就带着一种沉重的威压。
今天的石文远,摒弃了一直以来官服或是儒衫的打扮,头戴钢盔,身披金甲,腰悬宝剑,胯下一匹浑身没有杂毛的白马。
在他身后,是四名全副武装的家将,更远处,则是一同出征的十万禁军,而此时他的面前,则是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
其中,太后娘娘和小皇帝在前,宰相,太师紧随其后,剩下的官员按照官阶站立在后方,其中最小的官,也在四品以上。
石大人没说错,确实没有靳安站的地方。
大秦素有规矩,远征的将军在送别之时,不能下马,这也导致了年纪不过七八岁,个子不够高的小皇帝,得拼命仰起头说话。
“太傅,此去西北,你定要多杀敌人,扬我大秦国威,让那些霄小明白,大秦的兵锋,究竟有多么锐利!”
石文远笑着点头,小皇帝又道:
“朝廷的事情,您尽管放心,有朕在,母后绝对受不了委屈,后方也定会稳固。”
“所有人都在等待你胜利的消息,太傅万万保重。”
说着,小皇帝郑重的施了一礼,这一礼不仅仅是师礼,更是国礼。
石文远肃穆还礼,接下来,小皇帝向旁边一让,轮到太后为石大人践行了。
由于皇帝年纪太小不能饮酒,所以敬酒这个工作,就由太后来代劳。
吴清商款步向前,一旁的宫女手托着托盘跟上,盘中放着一只酒壶,两个酒杯。
“石……大人。”
太后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线,低声道。
她说话的时候,分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了使用官方称谓。
虽然只说了三个字,但吴清商看向石文远的眼神中,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