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心里明白,这些人嘴上服软,心里根本不当回事。
别看那些人跪得快,嘴上叫得恭敬。
实际上一个个都在盘算着怎么蒙混过关。
他们觉得,只要撑过这几天。
风声一过,日子照常过,该吃吃,该喝喝。
这是个规矩多如牛毛的朝代。
等级压得人喘不过气。
上头一句话,下面就得照办。
可要是上头的人犯了错?那又是另一套说法了。
像户部尚书、大理寺卿这种人,以前欺负百姓就跟玩似的。
压根没把老百姓当人看。
现在要真追究起来,顶多就是罢了官,流放到边疆。
还能真的掉脑袋?
他们干的坏事也不止这些。
贪污受贿、拉帮结派,样样都沾。
就连科举考试,他们都敢动手脚!
要是这些事全翻出来,灭门都不够填坑。
只是南溪现在还没说罢了。
她不说,不代表她不清楚。
她手里握着的东西,足够让每一个人都跪上刑场。
他们也清楚,只要南溪不开口,就有回旋的余地。
上朝的官员有九十人。
被公主点过名的,足足六十个。
一个个脑袋低得快贴地,谁也不敢吱声。
真要一个一个查下去,
这朝堂怕是要空一半!
没人干活,国家运转都得瘫痪。
再说了,她一个女人,懂什么?
他们是这么想的。
觉得公主只是看不惯那些伤风败俗的案子,
一时气不过才发了火。
估计是同为女人,心里多少有点共鸣。
不然,公主干嘛揪着那些“捧小妾踩正妻”、“扔下妻子孩子不管”、“硬抢百姓家的女儿”这种事不放呢?
朝堂本该聊的是国家大事,比如边关打仗、税收怎么改、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
可现在倒好,一堆家长里短的破事,居然也拿到大殿上来说。
不是说女人不能参政。
问题是她们一进来,情绪就跟着来了,容易乱套。
这不是耽误正经事嘛!
今天这事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大家原本以为,云衿公主也就是挑几个人出出气,狠狠教训一顿,发完火就算了。
她虽然性子烈,但一向讲道理。
谁能想到,她这次是真动了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