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杏花微雨与时归 > 第34章

第34章(1 / 1)

高宁却将这事放在了心上。自那日之后,临幽城的权贵们似乎更加确认高家再不复往日,下一代中只有个别子弟还有一官半职,那嫡长子高哲十有八九算是彻底完了,往后能不能撑起高家还未可知,若再跟高家沾亲,往后少不了拖累自家。各家叮嘱儿子女儿少与高家来往,高宁渐渐地约不出来人,哪怕自己亲自上门去请,往日那些姐姐长,妹妹短的小姐们总有理由婉拒。被拒了几次后,高宁放弃了,她已经及笄一年了,再耽误下去就成了临幽城的笑话。高宁看着临幽城高高的城墙,颓凉之感油然而生,直到远处一颀长身影映入眼帘秋高气爽,正是出行的好季节。沈钱氏带着沈柔止去城外月老庙上香,并让沈毅叫上韩盛一同去。沈柔止脱离赵嬷嬷管教已有几月之久,性子渐有复原之态。为防着母亲再把赵嬷嬷请来,便在人前乖顺有礼,人后不拘小节,愈发肆意。上香这日,沈柔止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甚得母心。沈钱氏心中满意,虽说韩盛与女儿早就相识,识得早年间女儿性子如何,定是不在意女儿是否贤良淑德,但谁不想于人前被人夸一句教女有方,女儿日后进了婆家也好挺直腰板,拿出主母的气度来。若是二人有个万一结不成秦晋之好,也好再择佳婿。今日借着上香,在这成全姻缘的好地方,让二人把心迹表明,自己再顺水推舟,成一对天作之合的佳偶,岂非妙哉。待日后儿子女儿都成家后,自己岂不是这临幽城最舒心的夫人。沈钱氏这边想的美,沈柔止那边却心里直犯嘀咕,哪有人出去游玩上月老庙的,还叫上韩盛这个“外人”,自己虽无甚经验可谈,但好歹也是看了几本话本子,知道那月老庙是书生小姐,公子姑娘最好去的地方,私定终身,海誓山盟轮番上演,看得人艳羡不已。如今再看自己这一行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一对兄妹,一个与妹妹有师徒之谊的男子,怎么看怎么不该是去月老这等风花雪月的地方的。奈何她几次三番想改换地点,母亲都佯作不知,执拗起来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好与她去往月老庙。红绸寄相思沈钱氏带着沈柔止入庙上香,沈毅与韩盛两人在庙外一棵合欢树下交谈。树上是来月老庙求姻缘的人们投掷的红绸,绸上一头是纸笺,一头是几颗象征相思的红豆串成的珠串,纸笺和红豆随着红绸随风飘荡,缠绕在一起,就像缠绵的情丝将原是陌路的两人绑在了一处,自此之后两人心归一处,哪怕身在异地,心中总有牵挂。沈柔止看着合欢树上的红浪翻滚,忽地想起了去年的那个约定。他说会给自己写信,如今约期已过大半,而她寄去的平安信始终不见回信,也没有只言片语传来,难道这约已不算数?还是他出事了所以才不能给她写信?那他出了何事竟连寄封信的时间与能力都没有?话本子里公子若总是对姑娘家不闻不问,就是代表着不喜,想与之一刀两断,他也是么?沈柔止陷入深思,蹙起的眉头惹的韩盛一阵怜惜,他越过沈毅,走上前,见过了沈钱氏,柔声问道:“柔止,怎么了?”沈柔止倏然回神,眼神重归,嗫嚅道:“没事,就是看着那些红绸一时有些羡慕罢了。”“这有何羡慕的,你也写一个掷于树上不就可以了,你等着我去给你取红绸去。”庙中有专卖红绸的地方,韩盛跑去买了红绸借了庙里的笔墨,放到面前供游人歇脚的石桌上,“柔止,你来这里写。”沈柔止羡慕之言本是托词,没成想韩盛倒是个行动派,不等自己拒绝就将红绸连带笔墨都准备好了,母亲去后山赏景前还嘱咐自己一定不要辜负韩盛的好意,只好上前去写。韩盛看着沈柔止提笔,连忙转过身去。不消片刻,沈柔止放下笔,走向合欢树。韩盛见沈柔止写完,于石桌旁坐下,悄悄写下自己的心事。沈毅出来游玩也不忘温书,此时他坐在合欢树下,手执一卷,一腿屈起,一腿伸直,月白锦袍趁得人光风霁月,不萦于怀。沈柔止本想问问哥哥要不要也写一写,瞅着他寄情于书海的样子,便打消了念头。合欢树有些高,但好在月老庙种树不是为了造景,只为众人之情有个寄托的去处,所以不曾过度修剪,低处枝桠横生,恰好给悬挂红绸留足了地方。只是几年过去,倒是将空处占了个七七八八,只好红绸叠红绸,纸笺碰纸笺,红豆缠红豆了。沈柔止在树下转了一圈,选了一处不太多的地方,提一口气,小声喊了一嗓子,猛地一掷,红绸带着白的纸,红的豆,飘飘悠悠就挂到了树上。小环很给面子,一边鼓掌,一边喊道:“小姐真是太厉害了,一下就成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