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杏花微雨与时归 > 第26章

第26章(1 / 1)

冬日里的临幽城不甚冷,微风吹过,给逛的燥热的人们送来阵阵清凉,韩盛身心舒畅,熠熠生辉的双眸怜爱地看着遗憾不能将整条街市的灯拿回家的小姑娘,甚是温柔:“回去吧,如若喜欢,日后我给你做。”沈柔止小手一挥,急道:“不用了师父,花灯就是要上元节这日看,别的时候看也没甚意思。师父,你累了吧,早点回去吧。我也回府去了,师父,后会有期。”沈柔止作了个揖,转身跑了,小环在后边着急:“小姐,慢点。”韩盛瞧着她娇小的身影消失在街市尽头,满目惆怅。沈柔止寄往京城的信已有月余,仍不见回信,她想许是那李元恒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又一想,反正自己已与他定下一年之约,来不来信也无甚紧要,干脆就将没有回信这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自上元节之后,沈钱氏就请了教养嬷嬷赵嬷嬷来教习沈柔止规矩礼仪、言行举止,大到成亲后主持一府中馈,小到一颦一笑。据说那赵嬷嬷年轻时在宫中专门伺候贵人,因年纪大了,贵人体恤,这才放她回乡养老。赵嬷嬷在宫中很是得贵人脸,在那些小宫女、小太监面前俨然算半个主子,训起人来颇为严厉。回乡后经常有勋贵之家请她在自家姑娘出嫁前教导一阵,身价水涨船高,这次沈钱氏也是凭着临幽城知府夫人的名号花了大价钱才堪堪将人请入府内。沈钱氏再三叮嘱沈柔止要和赵嬷嬷好好学,教习期间,就是自己也不能越过嬷嬷。赵嬷嬷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人,举手投足间简直如那阎王殿里看管小鬼的判官,手拿戒尺,但凡有不合规矩的地方,那戒尺就招呼上了。不疼,就是持戒尺的人让人两股战战,不敢造次。沈柔止和赵嬷嬷相处的头两天,常常被落到身上的戒尺吓得跟林间受惊的小鹿一样一蹦三尺高,时间久了,才慢慢习惯。赵嬷嬷见她对戒尺已经麻木,没有了畏惧之心,后来竟让人把她晚膳停了。沈柔止饿着肚子在床榻上翻来覆去,才终于晓得嬷嬷的厉害之处,不得不把心思放到教习之事上。枯燥乏味的日子一日一日过去了,沈柔止越发怀念小时候无拘无束,想着想着就发起了呆。小环看着小姐了无生气的样子,甚是心疼。这日,趁着赵嬷嬷午膳后午睡,小环偷偷将从书坊中买的各种话本子塞给了沈柔止,让她能解解闷,不至于整日里就是那些规矩、账本。话本种类齐全,有山水游记、神怪传奇、奇闻异事还有讲那公子小姐历经挫折终成眷属的故事。沈柔止渐渐被书中的故事吸引,给无趣的学礼日增添了一些乐趣。李元恒自宫变之日在床榻已躺了百日,原本健壮如松的身体渐渐瘦弱下去,下颌愈发瘦削,面色白皙,如一把开刃的宝剑,泛着寒光,却了无生气。朝堂还不甚稳,李慎不敢将长子从边塞调回。阖府上下,待人接事愈发谨慎,力求不让人挑出错处。荣帝忙着稳固朝堂,只是为表对老臣之子的关心偶尔派太医来诊治诊治。睿王趁着局势未稳,拉拢人心,将李元恒视为弃子,没有过多关注,只派了人每隔一段时间去李府探查一番,看其是否醒来。李母李冯氏虽不喜次子行事乖张,不服管教,但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长子又不在身边,便将为人母的舐犊之情都施加到昏迷的李元恒身上,每日亲自喂药,絮叨些幼时的李元恒如何乖巧可人,只是那话中却隐隐透着一股子失望,总觉得不如长子乖顺。如今,还因废太子与睿王的纷争拉李家陷入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不自觉抱怨之语就多了些。李元恒初时对外界毫无感知,随着那些名贵的药材的日日滋养,身体渐渐有了知觉。人没醒来,却渐渐能听到些声响,每逢母亲坐在榻旁喋喋不休时,昏暗床帐内的李元恒就眉目紧锁,似有不悦。可人往往只想看自己想看的,说自己想说的,哪能知言语也可化成利刃,伤人于无形呢?及笄日日被那赵嬷嬷耳提面命,沈柔止性子沉稳许多,每日就拘在小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真成了那端方淑雅、进退有度的大家闺秀,只是每每夜深人静,独坐窗前,沈柔止凝神静思,眉目间隐隐显出一股孤苦之色。小环看着小姐闷闷不乐的样子,心疼不已,趁着出门为小姐买那桂芳斋的点心时,偷偷找那韩盛韩公子,告知他过两日就是小姐生辰,还望他到时能来赴宴,宽解一二。二月末,沈钱氏看着女儿近来甚是乖巧,举手投足间脱了稚气,娉婷袅娜惹人怜爱,便想着将那及笄礼大办一场,将城中有名的公子小姐尽数请来,一来添些人气,人多热闹,二来趁此机会看看公子中是否有那合适的,若能定下人选最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