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声重复,仿佛在消化这个词。
那,怎么才能看透一个人的潜力呢?
或者,怎么才能发现那些有潜力,但还没显露出来的人呢?
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试图从王建国这里得到关于如何识别主角的线索。
王建国笑了笑,这次的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这个问题可没有标准答案。
如果真有,那这个世界就没有意外了。
不过,总有些迹象可循。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靠回椅背。
比如,看他的眼光,看他的魄力,看他在困境中的反应。
看他有没有常人没有的坚持,有没有别人看不到的机遇。
眼光、魄力、坚持、机遇…
…
王羽默默念叨着这几个词。
这些词用在张浩身上,似乎都挺贴切的。
张浩的眼光体现在他对未来趋势的把握,他的魄力体现在敢于冒险,他的坚持是主角必备的意志力,而他的机遇那就是主角光环了。
二叔,王羽斟酌了一下,您刚才说,您负责投资和新业务。
那您平时看项目的时候,除了看财务数据,是不是也看这些…
…
人的因素?
当然。
王建国点头,投资投的是项目,更是人。
一个再好的项目,如果操盘的人不行,也可能失败。
反过来,一个看似一般的项目,如果遇到一个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或许就能创造奇迹。
王羽心里一喜。
王建国确实非常重视人的因素。
这或许意味着,如果张浩的项目进入王建国的视野,他会重点考察张浩本人。
那二叔您最近有没有遇到让您觉得眼前一亮的人或者项目?
王羽再次试探,这次稍微具体了一点,聚焦在最近和眼前一亮。
王建国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他看着王羽,目光平静,但王羽总觉得他藏着什么。
眼前一亮的人和项目,每年都会遇到一些。
但真正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少之又少。
他没有直接回答是或否,而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